为系统总结梳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进展,强化项目跟踪问效,2025年10月20日至22日,由江苏省农科院张亚东研究员牵头承担的“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重点专项“长江中下游优质高产高效粳稻新种质创制与应用” 项目2025年度进展交流会在郑州举行。会议由张亚东研究员主持,各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30余人参加会议。

项目承担单位按课题及子课题顺序从任务实施进展、阶段性产出、经费使用及2026年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项目主持人张亚东研究员针对每个课题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点评,同时从如何高标准完成课题目标任务、凝练标志性成果、规范成果归属界定、深化课题间协同联动、严格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在集中讨论环节,张亚东研究员对课题指标完成和后续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课题需紧扣既定研究内容与考核指标,查漏补缺,严格遵循课题整体规划推进实施,高标准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为即将开展的中期考核做好准备;要进一步强化代表性成果的系统总结与凝练,同步做好新种质尤其是重大种质特征特性解析及第三方鉴定工作,最终目标是培育一批具备重大应用价值的粳稻新种质,为项目整体目标达成奠定基础。
张亚东研究员进一步强调,长江中下游作为我国粳稻主产区之一,其种质创新直接关系到区域种业竞争力与粮食供给安全。希望各课题团队充分认识到项目的重大战略意义,围绕定位目标,通过种质精准鉴定关键技术研发、新种质创制及新品种培育,为提升长江中下游粳稻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会议结束后,项目组成员前往原阳县水牛赵村水稻新种质展示示范基地开展实地考察,对项目集中展示的36个粳稻新种质在生育期、整齐度、抗倒性、丰产性等方面的田间综合表现进行细致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