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科技服务如东曹埠工作站实施水稻拔节孕穗期技术指导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9 来源:沿江所 浏览次数:

8月8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耕作栽培团队联合如东县农业技术服务第三分中心、曹埠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组成的专家团队,赴亚夫科技服务项目“如东县优质稻麦高产高效生产综合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区,开展水稻拔节孕穗期生产技术指导。专家团队针对不同茬口的水稻精准施策,重点围绕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控和穗肥施用等环节提供科学管理方案,保障水稻丰产增收。

茬口分类管理,水分调控精细化。基地内“小麦-迟熟中粳稻”与“大(元)麦-迟熟中粳稻”两种模式水稻长势良好:小麦茬水稻处于拔节初期(幼穗分化始期),经科学搁田已实现“田面见细缝、白根外露、叶色褪淡”标准;大(元)麦茬水稻已进入孕穗期。针对拔节孕穗期水稻需水高峰的特性,专家建议采用“浅湿交替”灌溉法,保持田间浅水层,兼顾水分供给与根系发育。

绿色防控升级,病虫草害协同治理。示范基地前期采用“水稻机插秧杂草绿色高效防控技术”,通过“封闭处理+茎叶喷雾”精准施药策略,稻田杂草化除效果显著。针对田间局部出现的纹枯病、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和螟虫危害,专家建议种植户抓住晴好天气及时防治。

穗肥动态诊断,减肥增效双赢。示范基地采用“缓混一次施肥+叶色诊断”技术体系,实现穗肥精准管理。项目负责人魏亚凤副研究员指出:517亩核心区水稻移栽时通过侧深施肥一次性施用48%(30-6-12)专用缓混肥60公斤/亩;穗肥根据倒三叶期叶色诊断动态调整,当前田间水稻叶色正常(顶4叶与顶3叶叶色相近),无需施用穗肥。该方案在保障养分供给的同时减少化肥用量,为优质高产提供支撑。 

田头服务赋能,农户信心倍增。“以前水稻种植常担心病虫草害和施肥不当,如今专家全程指导,移栽时还用上侧深施肥机和缓混肥料,省心又增收!”核心示范区苏新家庭农场主顾艳星感慨道。通过多次田间跟踪指导,核心区水稻长势均衡,为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田间服务深入一线,为农户提供了水稻拔节孕穗期的精准管理指导。未来,工作站将持续跟进水稻生长中后期关键环节,指导农户做好“三病三虫”(即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及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防控工作,促进先进农技落地见效,助力种植户实现丰产丰收,让科技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图文:石吕;责任编辑:魏亚凤;审核人:杨云斌)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