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休闲所青年工作委员会在所职工之家活动室成功举办青年学术沙龙活动,邀请新进职工王广令、温振英和陈圣贤三位博士,围绕各自研究方向汇报最新科研进展。活动由青工委副主任梅雪莹主持,全体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
会上,花卉创新团队王广令就《KNUCKLES介导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活性调控花分生组织终止机制的研究》这一课题,向科研人员深入解析了植物花发育过程中激素途径对花分生组织活性的调控机制,揭示了KNU在该过程中的核心枢纽地位;花卉创新团队温振英围绕《绣球耐寒关键基因挖掘及分子机制解析》这一主题,分享了博士期间从事梅花耐寒性研究的工作基础,重点阐述了当前以绣球‘无尽夏’为研究材料,通过梯度低温实验,结合生理生化、转录组及代谢组多组学联合分析手段,挖掘出与糖代谢、脯氨酸合成相关的关键耐寒基因的研究进展;茶创新团队陈圣贤以《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影响土壤碳周转的微生物学机制》为题,介绍了通过结合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与微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外源有机物添加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碳周转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互动环节中,与会科技人员围绕报告内容踊跃提问、深入交流,学术气氛浓厚。
副所长陈璐和易能对三位新进人员的精彩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围绕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出了几点希望与要求。陈璐指出,作为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将科研方向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展休闲农业的内涵与外延,深入挖掘农业的生态、文化、康养等多元功能价值,着力破解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要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坚守科研诚信,勇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跨界融合与创新突破;要积极融入团队协作,主动担当,勤于请教、敢于发声,在协同攻关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的同频共振。易能提出,工作的高效推进,一要构建多元复合的知识体系,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注重融合人文社科的思维视野,提升学术研究的综合性与洞察力;二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与市场前沿,全力贯通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本次学术沙龙为所内青年科技人员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深度融合,在提升青年科技人员创新能力,营造潜心钻研、追求卓越的良好学术生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