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所动物腹泻病防控团队揭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免疫压力下实现逃逸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5-04-21 08:41 来源:兽医所 浏览次数: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一种冠状病毒,可导致仔猪100%死亡。虽然目前已有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但由于RNA病毒容易变异的特性,以及在疫苗免疫压力等因素下PEDV仍在不断变异和演化所以“突破性感染”不断发生,其流行率和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S蛋白作为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其突变被认为是病毒逃逸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具体逃逸位点及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在当前疫苗免疫压力下病毒如何变异,是防止PEDV暴发的关键科学问题




                                                                                                                           

  近日,兽医研究所李彬研究员团队PEDV免疫逃逸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上,题为“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mune escape of coronavirus PEDV under the pressure of vaccine immunity, 该研究揭示了PEDV在疫苗免疫压力下病毒变异趋势及发生免疫逃逸的分子基础。

      研究人员首先制备了具有中和活性的多克隆抗体,在此抗体的压力下,模拟疫苗免疫压力环境,对PEDV进行体外连续传代培养,成功筛选出能够逃逸中和抗体的3突变株。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解析了突变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发现S基因的A1273P突变的PEDV重组毒株能够逃逸多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免疫逃逸特性,且该重组病毒仍然具有高致病性的特征。


通过AlphaFold3建模分析表明,A1273P突变位于S蛋白的HR2区域侧链,未破坏病毒融合核心结构,但可能通过空间构象变化干扰中和抗体结合,显著削弱了抗体对病毒的中和能力。

团队进一步PEDV毒株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全球千余株PEDV临床毒株的序列分析发现,S基因的A1273位点在部分流行毒株中已出现变异,提示这些毒株有可能逃逸现有疫苗的免疫从而暴发流行。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PEDV的免疫逃逸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该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了预警,也为冠状病毒的变异监测与疫苗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兽医研究所动物腹泻病防控创新团队李运川博士和杨珊珊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团队首席李彬研究员和范宝超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jvi.02193-24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