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12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会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协办。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技术处处长万克江,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新,体系荣誉首席科学家程须珍,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振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韦月白,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书记蒋慧萍,以及全体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共7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万克江主持了首席科学家陈新的述职、考评及民主测评工作。他充分肯定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在“十四五”期间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所开展的大量工作,以及在构建新体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同时,他对体系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统筹产业发展,全面优化品种选育、技术集成、产后加工等工作,做好“十五五”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的谋划;二是加强模式集成,推进“四良融合”,加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机型的集成,重点发展食用豆优质专用品种,在传统种植、复合种植、冬闲田利用等模式上发力;三是强化生产指导,发挥体系贴近生产和农民的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强化总结宣传,总结“十四五”成效,展示标志性成果,为体系和食用豆发展奠定基础。他强调,当前秋粮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灾害多发、频发,体系专家要密切关注灾害地区,为其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共同为粮食生产贡献力量。
随后,陈新主持了岗位科学家与试验站站长的考评会议,并作大会总结发言,部署了“十五五”工作规划。
12日下午,与会专家和有关领导前往南宁市武鸣区,现场观摩了食用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和联合鉴定试验基地。基地展示了绿豆、豇豆、小豆等新品种28个;示范了覆膜防草保温保湿、膜下节水滴管、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以及幼龄沃柑+辣椒+绿豆、豇豆和小豆+豌豆周年种植模式;还开展了体系绿豆豇豆联合鉴定试验、绿豆田间根腐病药剂防控试验等。
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巩固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效、明确体系“十五五”建设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