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稻6号(93-11)三十周年暨长江中下游杂交水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扬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3-09-20 14:05 来源:里下河所 浏览次数:

9月8-10日,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主办的“扬稻6号(93-11)”三十周年暨长江中下游杂交水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扬州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彦宾、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唐明珍,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出席研讨会。国内相关科研院校,以及隆平高科、大北农集团等企业代表,共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谋划长江中下游杂交籼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模式。

陈彦宾在致辞中对“扬稻6号”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期待与会的种业企业、行业专家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加强合作,抓准种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种业产业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技术瓶颈,为我国的种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唐明珍在致辞中强调,种业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以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为主体的创新协作是实现我省稻米产业大省转变为稻米产业强省的关键。

易中懿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我院高度重视种业创新,将70%的力量布局在粮食、畜禽、蔬菜品种创制和生产环节技术创新上,产生了重大生产制度和技术变革,“扬稻6号”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借助本次研讨会契机,我院将认真学习经验,挖掘互补优势,广泛寻求合作,为推动我省种业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万建民院士、胡培松院士、钱前院士、隆平高科杨远柱副总裁,分别围绕“籼粳杂交优势利用”“水稻分子育种实践”“水稻高产基因挖掘及分子设计育种”“中国超级稻育种进展及未来展望”作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均充分肯定了扬稻6号对推动长江中下游水稻产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并高度评价扬稻6号是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的重要“芯片”之一。

谢华安院士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扬稻6号”的育成和应用,推动了水稻种业创新,引领了科技进步,对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提出水稻产业的发展需扎实开展引领型、原创性研究。

会上,里下河所所长李爱宏研究员详细报告了基于“扬稻6号”的杂交稻核心种源创制及其应用情况;大北农集团为“扬稻6号”第一培育人张洪熙研究员颁发特别贡献奖;里下河所与安徽兆和种业、湖南金色丰华种业共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扬稻6号”不仅是顶尖的常规稻品种,也是功勋卓著的“超级父辈”,是我国两系和红莲型三系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最大的恢复系之一。近期李爱宏所长团队通过分子育种手段以“扬稻6号”为核心亲本,新培育出了13个“扬籼9A”和16个“缘88S”配制的杂交稻新品种,开创了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稻品种配组的新模式。与会嘉宾现场观摩了里下河所在万福基地的代表性新品种,包括“扬籼9A”配组的扬籼优903、扬籼优911、扬9优8612等,“缘88S”配组的缘两优968、缘两优819、缘两优晶香丝苗等。

研讨会期间,易中懿专程看望慰问了程顺和院士,并就高质量推进我院小麦学科及赤霉病研究中心建设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