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方向 “科”服困难 初心引领学科创新

发布时间:2025-08-22 15:22 来源:南京所 浏览次数:

急产业难点之所急,想农民需求之所想,南京所党支部坚持政治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将战斗堡垒建在创新一线,将先锋旗帜树在田间地头。近年来,南京所蒋立奔团队紧盯生物防治技术目标,探索以虫控虫、控制源头的创新路径,在以大草蛉为核心构建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中取得关键突破。

科研攻关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在技术研发初期,如何让大草蛉这种挑食的天敌昆虫接受人工饲料成了巨大挑战。创新是困难的,但技术创新、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始终萦绕在蒋立奔心头,他带领团队成员冲在一线,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历经上千次配方调整和饲养试验,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幼虫成虫通用型人工饲料,大幅降低了饲养成本。

解决了养虫问题,如何高效采集,实现技术低成本落地又成了新的困局。“当时大部分成果在实验室已经得到验证,就是觉得用起来贵”,蒋立奔多次对团队成员说“成果不能只在实验室里能用,市场不接受,农民不使用,我们的成果就没有实际意义”。为此团队深入田间,倾听农民诉求,调研市场环境,讨论降本增效方法。

今年,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团队自主研发的半自动化生产装备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了产能。面对不同使用者的差异化需求,确保防治效果,团队针对性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并建立起“监测预警-适期释放-密度调控-协同防治”的精准释放技术体系。目前团队已成功突破大草蛉规模化繁育技术瓶颈,实现了生产成本降低98%以上,年产卵粒超2000万粒,可覆盖防治面积5000余亩,有力填补了国内草蛉科天敌昆虫产业化空白。

如今,大草蛉生物防治技术成效初现,成功推广应用,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了食品安全。南京所生物防治团队始终以创新服务为己任,不断打磨技术精度、降低使用难度、拓展服务广度。以蒋立奔同志为代表的党员科研工作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农服务的初心使命,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